今日上海网(dongfangdushi.com)今日上海新闻报道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林和顺博物馆近期预展出了三百多件瓷壶、瓷碗、瓷碟、瓷盘、塘罐,笔筒、笔洗,帽筒等系列瓷器,这些瓷器的时间从1915年前后至1946年,于中华民国的存在时间大体重叠(1911.10.10--1949.9.30),基本上贯穿了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些瓷器中可以弱弱看出中国和日本国之间的恩怨情仇。这也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可以追溯到《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因甲午海战失败后,既要赔款,又割让台湾。中国人就出离愤怒了,赔款割地,特别是割地,是国人不能容忍的,关于这一点,您可以从国人对土地的情感去理解,"六尺巷"之所以能美名流传,是因其宽容大度的举止十分罕见,一般情况下,中国人对土地的占有都有一种来自骨子里的执着,更不用说那么大一个台湾岛割让给日本了。
紧接着,日本人欲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虽因全国人民的反对,袁世凯没有在条约上签字,但国人对日本更为恼火,一些"睁眼看世界"的先知者便开始抵制日货,其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巴黎和会要战胜国的中国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学习义愤填膺,他们纷纷冲出校门,奔向外国使节盘蜛的东交民巷,提出"外争国权,内罚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水岭一一"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日本乘中国积贫积弱之际,于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终为中国政府所不能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就是这个时候提出来的一个口号。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中国乃至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林和顺博物馆这些瓷器产生的历史背景,这次展出的三百多件抗战瓷器中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类:抵制日货。记得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略述》中提及如何抵制日货的,写得很生动,也很翔实,但没有实物展示,而林和顺博物馆刘智勇馆长展示的瓷器中,有一批就写着"抵制日货"等字样,这类瓷器应该在甲午海战后至1931年前产生,在此前后,不会太多。
第二类:提倡国货。这是接着第一类来的,不用日货了,肯定要有替代品的,那就用国货替换,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机器的使用,其创造的生产力,远远不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能抗衡的,但为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至于永远受制于人,就要提倡使用国货。陈展中,还有提到要有商标意识,有一块"提倡国货"盘子边就有"福牌商标"的字样。
第三类:杀尽倭寇。这类瓷器中大多印有"杀尽倭寇","抗战到底"等文字,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畏***,誓死抗争的决心。这些瓷器应该产生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之间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残酷的屠戮中国人民,造成了南京大屠杀等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对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进行杀戮,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极其羞耻的一幕。而国人为了抗击侵略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中国军队打出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长沙保卫战等载入史册的一些战斗,拼将一腔热血,为子孙后代换取太平盛世。
第四类:民主建国。这类瓷器不多,它们应该在1945年8月15日至解放战争前这段时间生产的,日本投降后,中国人是何等的兴奋,这从方纪写的《挥手之间》可以一窥当年的欢庆胜利的盛况,上饶当时的《前线日报》也记载了民众庆祝抗战胜利的情形,可谓是万人空巷啊!所以就有“抗战胜利"等瓷器的岀现。然而,中国向何处去?很多中国人都渴望结束战乱,共产党领袖***响应人民的呼声,亲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这时就有了"民主建国"、"和平建国"等瓷器。
第五类:成立联合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壮大,以德意日轴心国的日趋没落,以美、英、苏、中等国在雅尔塔、开罗开会,商议在战后成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一一联合国,这便有了成立联合国的瓷壶和瓷盘,这一类最少,但意义非凡,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和平时代的到来,自联合国成立,世界上只发生过地区冲突,而没有发生过世界性的战争。
说到民国时期上饶的瓷器,就绕不开抚州籍的严润泰、严鸿泰兄弟,严氏兄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上饶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积累了不少财富,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生意,其中就有瓷器,当时严氏兄弟在上饶,景德镇都有自己的瓷厂,生产的瓷器,底部均印有严润泰或严鸿泰监制的字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外甥刘智勇先生还在一杂货间发现几十件瓷器。在此前后,还发现当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数学系主任苏步青等为感谢林家(刘智勇先生外婆家,上饶富商林和顺老板),严家等帮助浙大西迁而赠送给一把瓷壶等东西。浙大西迁为新中国留下了许多科学巨匠,
如:竺可桢、程开甲等等,而那时经过上饶时,林,严等家资助浙大师生菜油十缸,大米数千斤。还帮忙联系亲戚俞咏禄,出借两辆卡车前往浙江抢运学生。
原省政协副主席 殷国光 出席上饶抗战瓷展
还要指出的是:在众多的瓷器中,还有严鸿泰家族制作特殊的壶,那是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第二任主任胡金魁委托开明绅士严鸿泰制作的、送给新四军岩寺兵站总站长忻元锡的,它体现了胡忻和严之间"似若兄弟"班的深厚感情。而且瓷壶在南昌展出后,《瓷壶满溢抗战情》受到很多方面的重视。这是应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军部纪念馆等单位之邀在省会城市的展览,展览在革命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中国文物报》中外媒体纷纷刊登报道,多位革命文物鉴定专家和革命后代表示:这是至今市面上发现的新四军"皖南事变"前有文字承载的及其罕见的文物,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另外,美国飞机《轰炸日本东京的杜立特行动》,中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军民营救美国飞行员的事迹,其中指挥抢救《杜立特轰炸东京》十四号飞机的广丰县党部书记长王逢龄(字醒北)的文房瓷器笔筒也被林和顺博物馆收藏。
总之:在特殊时期,瓷器承载着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国人的情感,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在瓷器上面发出最后的呐喊。从达官显贵到贩夫走卒,无一不浸润其中,它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每一个细胞之中,难怪外国人会称中国为昌南(China)了,瓷器确实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形象了。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今日上海网官网www.dongfangdushi.com讯 更多资讯....
标签:都市报道 新闻晨报 综合新闻 今日上海网官方 上海新闻频道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5-04-10 15:23:14发表在今日上海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新闻采访/投稿/侵权投诉(共工新闻社.上海监督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今日上海网本文链接: http://www.dongfangdushi.com/shanghai/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