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上海网> 新闻综合> 正文

水稻杂种不育机理研究

今日上海网(dongfangdushi.com)今日上海新闻报道

水稻杂种不育是一个重要的农业遗传学问题,它涉及到不同品种或亚种之间杂交后代的生育能力。这项研究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杂种优势通常意味着更大的生长和产量潜力。然而,籼稻和粳稻这两个水稻的主要亚种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生殖隔离,它们的杂交后代常常表现出杂种不育的现象。

水稻杂种不育机理研究

主要发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领衔的研究团队在2023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在《细胞(Cell)》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首先在全基因组层面分析鉴定了引起籼稻和粳稻杂种花粉不育的主效位点,然后对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效应最大的位点进行了后续研究。遗传分析发现,这个位点由紧密连锁的两个基因组成,可以分别比喻为“破坏者”和“守卫者”。“破坏者”对所有花粉产生伤害作用,引起花粉的败育;而“守卫者”阻止“破坏者”的伤害作用,因此那些遗传了该基因的花粉,因受到保护能正常发育。

进一步的生化研究表明,“破坏者”是通过与细胞中能量工厂线粒体的一个核心功能蛋白互作,干扰线粒体的产能功能,花粉因缺能而最终败育;而“守卫者”能与“破坏者”直接互作,阻止其进入产能工厂,从而解除破坏作用。“守卫者”还进一步将“破坏者”押送到一种叫做自噬体的细胞器中进行降解,从而彻底消灭“破坏者”,使花粉的发育不受任何影响。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从分子层面阐明了水稻杂种不育的机理,实现了该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而且为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高产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据预测,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

研究过程

研究人员首先发现了控制水稻籼稻和粳稻杂种花粉不育的主效基因,并阐明了其控制花粉育性的分子机理。他们通过构建仅在第一条染色体上包含野生稻片段的近等基因系(NIL-qHMS1),并对不同的遗传群体基因型进行鉴定,发现杂种一代的花粉中DJY1基因型的花粉败育。实验证实,该近等基因系qHMS1位点由HPT和HPA两个基因组成,分别发挥“毒药”和“解毒”功能,选择性地败育DJY1基因型的花粉。

此外,研究人员还请来了拥有多年实验经验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吴传银,他是植物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方面的资深专家。为了确保每一论证步骤的精准,吴传银从实验设计到载体构建,再到转化和统计分析都进行了细致的设计。最终,在清华大学教授柴继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姜里文等资深专家的帮助下,王超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熊叶辉深入交流,从蛋白水平上解析了“破坏者”是通过与细胞中能量工厂线粒体的一个核心功能蛋白相互作用,干扰线粒体的产能功能,使花粉因缺少能量不育。而“守卫者”可与“破坏者”直接互作,阻止“破坏者”进入产能工厂,使其不能“作乱”,花粉从而能正常发育。

总结

综上所述,水稻杂种不育机理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科学问题。通过对水稻不同亚种之间杂种不育现象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并为培育更高产的水稻品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这项研究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在理解和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今日上海网官网www.dongfangdushi.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都市报道 新闻晨报 综合新闻 今日上海网官方 上海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