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报道> 正文

世界关公总会代表大会暨弘扬关公文化、促进两岸统一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正气充盈穷宇宙,英灵烜赫度春秋

——世界关公总会代表大会暨“弘扬关公文化、促进两岸统一”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文/ 师帅

2024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十三),是伽蓝菩萨诞辰纪念日;中国民间各族人民和海外内华人华侨为了纪念汉朝时期三国文化刘关张的开国英雄元帅- 关羽在粤港澳大湾区·珠海隆重举行祭拜关公仪式、举办世界关公总会代表大会暨“弘扬关公文化、促进两岸统一论坛。

国际华人华侨同乡总会荣誉主席、世界刘关张文化总会主席、世界关公总会永远荣誉主席、刘备第72代子孫刘建吉和崇拜关公文化的兄弟姐妹、子孙弟子200多人欢聚一堂。

刘建吉主席在致辞中说 : “我们弘扬刘关张忠义文化、弘扬关公精神,就是为了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振华夏子孙的民族责任感和精气神,为世界和平、人类康宁做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弘扬关公文化、促进两岸统一,是每一位真正中国人的社会责任,实现世界和平、中国统一是海内外所有华人华侨、所有中国人民追求的目标,我和大家必须为之全心全意而奋斗!”

前外交学院党委书记,资深外交官袁南生大使特地发来贺电:“忠义为本、以义求利、精诚互助的关公文化在海内外深入人心,生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合心力,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民族精神的光辉写照,对于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家国意识、培养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凝聚民族认同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新一代海外华人华侨都应该知道了解,藉以为重,作为砥砺人格、净化心灵、提升素养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新中国首位博士大使,袁大使特地题赠美国世界关公文化联合发展会总会联“四海仰关帝,有爱有忠,明月一轮堪济世;五洲鼓仁风,尚贤尚义,英雄千载足齐天。”

华裔神探,国际著名刑侦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盛赞了刘建吉先生为世界关公总会代表大会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他说“从历史图卷中一路走来的关帝崇拜,走进了华人社会的内心世界,融入了华人社会的工作生活,成为了华人社会的一面精神旗帜,成为了凝聚全球华人同心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寄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如今的关帝庙已经遍布全球各地,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关公崇拜,有华人聚集的族群就有关公信仰。关公的高尚情操、英雄事迹、精神品格、文化内涵,成为华人社会教育子女、团结民众、创业经商、止恶扬善、规范自我的最实用教材。关公崇拜的普及和传承,也成为华人社会万古不磨、永世不灭的精神图腾。”

享誉海内外的艺苑赤子、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深受星云大师点拨,以艺术报国为己任,回国创办了名扬海内外的李自健美术馆。这所现代化公益民营美术馆——长沙李自健美术馆,获英国伦敦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现场认证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家个人美术馆”。李自健谈到:“我本人在台湾三大公立美术馆、佛光缘美术馆等地先后举行的七次油画个展,日理万机的星云大师曾六次亲临画展现场剪彩,祝贺开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为马来西亚一座关帝庙题联:“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指出了关公文化对内对外的凝聚力量、整合功能,充分表明了对关公的共同信仰正是连接两岸乃至全世界华人感情的桥梁和文化纽带。我记得1941 年底,山西抗日根据地画家彦涵创作了一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年画,画中关羽手捧书上写着保卫祖国尽忠心七个大字。军民们高扬关公忠义爱国精神,并把这幅画散发到伪军中,一些伪军拿着这幅画来投降。历史波涛起伏,关公文化却经久不衰,持久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精神,不论是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还是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始终焕发着恒久的、振奋人心的光芒。”

美国红荷过滤器公司战略顾问任瑞军先生祖籍洛阳,是一位爱国企业家。他说:“我的家乡洛阳关林名扬天下。关羽被誉为东方之神,成为我们飘洋过海的华人心中至圣至神的精神寄托。关公对国以忠、处世以仁、待人以义、任事以勇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体现。”我们在美国的华人华侨要学习关公文化,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真正做到“忠”——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义”——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仁”——与人友善、互帮互助、和谐人际关系;“勇”——勇于担当、敢于开拓、敢于创新;“诚”“信”——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北美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会长纪智先生毕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发扬。他早年在美国经营成功,却毅然回国创办了聚典阁文化产业公司和黄花梨博物馆。提起关公文化,他指出,千百年来,兴盛的民间关公祭拜活动还缘于关公被尊崇为“财神”。关公之所以被尊崇为“财神”,一是关羽追随刘备之前,善于经商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发明“日清簿”,被后世商人敬奉为“精算师”“商业神”。二是关羽经商理财讲义气、重信用,秉持“以义致利、义利并举、义内生财、生财有道”,成为华人经商诚信文化的源泉。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家在实现财富自由后投身文化事业。关公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范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庙宇文化、祭祀文化、庙会文化、楹联文化、戏曲文化和民俗文化。关公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值得深入研究。随着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日益兴盛,关公文化正成为助推中华民族精神复兴的一面旗帜,为凝聚华人同心、共创伟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上图为聚典阁黄花梨博物馆陈列“义薄云天”黄花梨藏品)

旅美作家,《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作者周励女士一直是女性创业的楷模和榜样。她提到“千里走单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使关公恩义观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过五关斩六将,只身一人将刘备的两位夫人从曹营中救出,带回到刘备身边。关羽之大义还体现在对有恩于自己的曹操,甘愿冒着杀头的危险放其一条生路,表现出知恩图报的大义。通过小说、戏曲、杂剧等通俗文学形式在民间的传播,关羽有情有义、知恩报恩的豪迈恩义形象深入人心,使民间兴起仁义宽厚的恩义之风,培育了人间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三国志》言:“先主与二人(羽、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进退,不避艰险。”关羽即使身陷曹营,依然心系刘备,誓与刘备同生共死。知恩报恩、有情有义的“恩义”观有中华民族特有地域基因、文化元素,关公文化跨民族传播大有可为。

国际药师茶道促进会会长龙宪提先生一生弘法利生。南怀瑾先生有云:“尝谓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之人物,于史册名闻之外,而独能普遍流芳于百代,且又为后世所尽知之人物,誉圣颂帝,数不多得,文如尼山之孔夫子,固不具说。武则关、岳并称,而尤以关公为普闻,其故何哉?思之再三,俗称岳武穆独以精忠报国为典训,其量止于君臣之阃,而未能化及人伦之大者。至如世所标榜关公之忠义,则于忠道之诠释,不仅施于君臣之际,且可尽于人伦纲常之间。其于义道之影响,且可概于朋友之适而及于社会之则。是诚春秋大义之微旨,故关公之典范,终能由人道而臻于神明之尊,岂偶然哉?非徒然也。”

中国非遗资源管理评价研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黄中祝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黄中谈到“文化自信是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以仁、义、忠、信、勇为主旨的关公文化,关公文化精神财富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超越了民族、国家、宗教、时空,正因如此,关公文化符号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穿透力,跨过五湖四海,沿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内外。”

据统计,目前全球共建有关帝庙三万余座,关公的信仰和崇拜已覆盖到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把兴建关庙、敬崇关公,作为凝聚民族合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仅中国台湾,2300万人口中,关公信众就多达800万;面积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建有关庙上千座。我国台湾地区现有大小关庙1000余座,台湾2300万人,其中800多万人信奉关公。目前,全球关公崇拜持续升温。据资料显示,全球崇拜关公的国家和地区由过去的168个上升到206个,占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总数的88%。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建有各类关庙30余万座,关公信众达到6亿多人。所以,关公是世界的关公,天下的关公。

(图为刘建吉先生和师帅博士在2024年“世界五百强企业走进湖北圆桌论坛”合影)

师帅,法学博士,定居美国首都华盛顿。现担任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副会长。热爱写作,用心记录海外华人生活和思想情感,传递美好信息。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 《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出版诗集《灼热》、《清凉》,《圆觉》三本。翻译美国法学名著《风险与理性》,《如法所能》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入选“中美元首法律交流计划”图书奖,在北京美国中心作为专家库文献收藏,获得海内外读者广泛好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