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报道> 正文

【美术研究】马瑞青:在欣赏中见到你自己 连载(十一)

【美术研究】马瑞青:在欣赏中见到你自己 连载(十一)

【美术研究】马瑞青:在欣赏中见到你自己 连载(十一)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决定差异

丁宁《接受之维》一书中写到:“不消说,在主体的图式中隐藏着艺术接受的最基本奥秘,窥视其内在的构成就成为一种必然而然的逻辑要求。”

通过欣赏差异产生的分析,欣赏主体图式结构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欣赏差异内核就是欣赏者个体之间图式结构的差异,但图式结构并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它的构成成分——知识单元与能力影响着欣赏的差异结果。既然这些知识单元如此重要,那么究竟这些因素及能力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这差异的产生呢?下面就图式构成对欣赏差异的影响做一静态分析,以便解释其中的奥秘。

我们的分析将从知识和能力两个范畴进行,为什么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呢?首先是由图式的构成所决定的,由图式的概念可以看出,图式结构本身就是由知识及这些知识产生的能力为组成部分的。其次,综合考察以前对欣赏差异的分析,除了心境、情绪等个体的偶然因素外,以往诸多因素均可归入这两类范畴,试举王向峰主编《文艺美学辞典》为例:

“……由于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人从事着不同的社会实践、审美实践,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利益、文化修养,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不同的审美观点、标准、情趣、能力,所以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乃至对立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即使是同一时代、民族、阶级的人,乃至同一个人,由于具体的社会实践、生活经历、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教养、性格、气质、思维方式的不同,乃至心境、情绪、特定需要的变化,也会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乃至对立的审美感受。”

可以看出,在基本分类时是以时代、民族、阶级为标准,这实际上属于知识阅历的背景范畴,关于提到的修养、能力等则属于能力的范畴。

下面是关于欣赏差异影响因素的归纳,同样能归入这两个范畴。(见附表)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会看到,大多数分析美术(艺术)欣赏差异的书所归纳的因素均可大致分成这两个部分。故本文就从知识与能力的两个方面对欣赏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欣赏差异与知识单元

图式结构作为内化了的知识单元,它是欣赏主体的生活体验、各门类知识的集合。在欣赏活动中,知识单元表现为积淀在欣赏者大脑中的形象性的种种表象(风格图式)与概念规定(知识),既有形象又有关于形象的各种规定。这种在生活中的学习与体验形成所谓的“趣味”影响着美术作品的欣赏活动,正是“趣味”影响着欣赏差异中的理解方向与情感反应。谈到“趣味”,那自然是“趣味无争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似乎没什么进一步讨论的价值了,但实际上恰恰相反,这个问题正应该寻根究底,所谓趣味只是浮在问题表面的现象,其实质是欣赏者所有学习与体验的结果——知识,它在人的图式结构当中就以知识单元存在着。既然知识如此重要,那就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实际美术欣赏过程中,人们调动的知识单元按对美术欣赏的重要性与差异结果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日常知识单元与专业知识单元。

维米尔 戴耳饰的女孩

安迪沃霍尔 梦露

当生活中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面对美术作品时,可以说欣赏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以往对美术欣赏的分析总是先假定欣赏者先进入了审美情境,然而这在实际欣赏当中却不是每个欣赏者都能做到的,但无论如何,把美术作品作为一个要认知的对象就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没有欣赏者对美术作品所表现的来与现实生活相提并论,但引起的欣赏结果却不总是审美意义上的,由于图式的特点,美术作品视觉元素与其形成的形象首先触发的正是日常的表象与体验,所以对美术作品意义的理解与情感效应还是类似与日常生活的反映。

喜多川歌磨 高名三美图

埃及 三个女乐师

作为特定视觉艺术门类,美术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与特点。更深入的解释美术作品的秘奥,得到更高层次的欣赏结果还需专业的知识的参与。从美术史当中我们得知: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有其自身演进的规律,内容的展现,风格、主体、与思想内涵的表达、美术形式的变化更迭无一不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

深刻的欣赏与这些规律与特点的把握是密不可分的。(未完待续)

林风眠 仕女图

毕加索 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