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正文

精武体育总会的历史变迁

初创阶段(1910-1916年)

精武体育会的前身是1909年霍元甲等人创办的精武体操学校。自霍元甲先生逝世后,陈公哲、陈铁笙、卢炜昌、姚蟾伯等人乃于1910年发起建立精武体育会,地点在上海培开尔路73号。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武术为主兼包其它各项近代体育运动的综合性民间体育组织。1910年3月,因英国力士奥皮音在沪挑衅摆擂,有识人士北上邀请霍元甲来沪打擂,奥皮音慑于霍的威名不战而遁。后在虹口的日本技击馆武士亦挑战摔跤,霍接连取胜,振奋人心,轰动上海。于是,上海有识之士敦请霍及其徒刘振声留沪授武。遂由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于6月发起并组织集资在闸北王家宅(今交通路会文路附近)举办精武体操学校,由霍、刘教授武术。

发展阶段(1916-1949年)

精武体育总会的历史变迁

1916年3月,精武体操会迁入原培开尔路73号并改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在此期间,精武体育会发展壮大,会员数量增加,并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1919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孙中山先生亲自题赠匾额,书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并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还为该会特刊《精武本纪》撰写了序。然而,1938年日寇入侵,强占了总会会所,上述大部份书刊和影片被毁。后该会迁往南京东路慈淑大楼(今东海大楼)。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精武体育会由***接管,逐步成为虹口区的一个体育场馆,继续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活动。

恢复阶段(1979年后)

1979年以后,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恢复活动,天津、广州、余姚等地的精武体育会亦相继恢复活动。这一时期,精武体育会开始与海外精武组织展开联系和交流活动。此外,精武体育会的外貌也发生了变化,例如,20世纪90年代,精武体育总会后人在旧址的对面,将原来的精武大会堂改建成了一栋两层小楼,用于日常办公。这栋小楼仍是仿古设计,琉璃绿瓦、雕梁画栋,看上去古色古香。

当前状况

目前,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仍然是一处重要的武术教育和文化交流场所。它不仅是一个武术团体,也是一个教育机构、一个文化平台。精武体育会的精神代代相传,“以武术为基础、以体育为延伸、以文化为引领、以精神为旗帜”,这是精武的特色。此外,精武体育会的“尚武精神”被列入上海市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精武精神、传播武术文化、传授武术技能是精武体育会的主要使命。

综上所述,精武体育总会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的过程,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尽管历经风雨,但其精神和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