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网(dongfangdushi.com)今日上海新闻报道
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首先体现在区域性整体保护上。这种方式强调通过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的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让非遗真正与现代社会生活融合共生。例如,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正在积极推进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通过这种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方式,可以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需要创新的方式和手段。例如,有的地方尝试将非遗与研学、文创、展演等结合起来,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招贤乡在致力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展演”等新模式,让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历史遗产,而是融入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让非遗文创设计融入现代审美和生活,并与市场接轨,是持续推动文化“双创”、促进非遗焕发新活力的关键。佛山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几年,佛山在经费支持和人才培育方面都明显加大了力度,推动岭南文化“双创”,让非遗的供给与需求端无缝契合。
传统非遗技艺探索跨界融合,民族品牌探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双赢格局。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柏群日前和梦金园黄金珠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结合了金漆镶嵌的螺钿工艺,还有珐琅工艺、花丝工艺和点钻镶嵌工艺,既体现了工艺的神韵,又能展现首饰的唯美,还要承载时尚的理念。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也是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一种方式。例如,贵州丹寨万达小镇集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体验,包括石桥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芒筒芦笙祭祀乐等,以及造纸小院、蜡染小院、鸟笼主题民宿小院等非遗小院,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旅游度假,形成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今日上海网官网www.dongfangdushi.com讯 更多资讯....
标签:都市报道 新闻晨报 综合新闻 今日上海网官方 上海新闻频道
本文由作者笔名:风从东方来 于 2024-05-05 09:18:12发表在今日上海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新闻采访/投稿/侵权投诉(共工新闻社.上海监督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今日上海网本文链接: http://www.dongfangdushi.com/shanghai/2018.html
上一篇
非遗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
下一篇
非遗项目有哪些